【舊物的故事】Wedgwood:古董瓷器中光陰的痕跡

20140103-133335
個人收藏的瑋至活古董碧玉浮雕系列(jasperware)

瑋至活(Wedgwood)品牌誕生於英國工業革命时期,在實用的基礎上強調文藝復興式的美感,既有技術上的革新,又與英人尊重傳統的精神相應。

瑋至活在如今被奉為英國瓷器的佼佼者,因爲 它在18 世紀時的一套陶器(earthware)被皇室青睞(當時的夏綠蒂王后 Queen consort Charlotte of Mecklenburg-Strelitz),揚名歐洲而確立聲望。其最有代表性的系列包括碧玉浮雕(Jasperware)、蜜李(Sweet Plum)、彼得兔(Peter Rabbit)、駿馬(Equestria),以及後來與著名婚紗設計師 Vera Wang合作的鉑金(Platinum),與英國時尚設計師Jasper Conran 合作的中國風(Chinoiserie),以及近期現代風格的布穀鳥 (Cuckoo)和春天禮贊(Harlequin Collection)等等。

配合不同時代的風格,時而富麗堂皇,時而清雅矜持,是英國本土品牌與時俱進、並打英國歷史牌、尤其皇室牌而走向世界的典型例子,亦是收藏瓷器的良好起步。

但很多時候,對瓷器的珍惜並不是執著物質擁有本身,而是對製造者的感激,對「擁有」的鄭重,以及透過人與舊物的關系所生成的更廣闊的存在和時間。這份鄭重和珍重超越了物品本身,而對人和歷史的理解及同情。

留學英國這些年,有幾位人物對我幫助和影響都極大,而與他們的相識也圍繞舊物。

其中一位是Y教授。老師瀟灑,漂亮,敬業;為做田野調查在東南亞和非洲都生活過多年,真正行千里路讀萬捲書。老師是學院里每個女生的偶像。不少人滿面嚮往的說,「真希望我是她女兒……」還總有學生在facebook上貼自己與老師的合照,說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老師那樣獨立瀟灑的女性。

她對學生的照顧既細致又富有建設性,能讓人從一灘爛泥自己站起來變成磚瓦。每次在老師家溫暖寬大的廚房裡環顧她隨處擺放的相片,看著各個時期的伊,便想不知歲月是怎樣把智慧和堅毅讓尹成為現在的她,又怎樣讓她的心懷永遠都那麼善解而寬博。

她也特別好客,每逢節假日都邀請落單的學生去她家吃大餐,我們自然都欣然前往。老太太家鄉位於英格蘭約克郡,以鄉紳及下午茶出名。而她又曾深入研究過亞非、歐、美、各州的美食並活學活用,能把平淡乏味的英國食物做得出神入化。

大餐一般照例烤一整隻鵝(不是火雞,雞或其他「平凡的家禽」),內填洋蔥餡。醬汁共計三種:自製蘋果醬、自製肉滷 (gravy)、自製麵包醬 (bread sauce)。其中麵包醬最為復雜,要提前一晚做才入味,用小茴香一顆顆釘上整隻白洋蔥,在牛奶中煮半小時後加白麵包,繼續煮至軟爛加鹽及胡椒調味。期間需不斷攪拌以免粘鍋底,美味之極。 時蔬五種:紅蘿卜,抱子甘藍 (Brussels sprouts),洋山芋,紅紫色捲心菜(red cabbage),歐防風 (parsnip)。 餐後有尹自製的麵包布丁 (bread and better pudding),傳統英式甜品,由麵包浸牛奶雞蛋烤制加葡萄乾而成,柔軟香甜。

每回宴會,老師便取出全套的瑋至活瓷器,人多的時候取兩套,一套藏青嵌金,一套白瓷綠林。另有一套淺藍浮雕,幾只盤子水罐還經常用。器皿里盛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故事——三套限量版瑋至活,一套是尹當年的訂婚禮物,一套是結婚禮物,另外一套,則是離婚紀念。

老師家的餐室是整棟房子里最有特色的一間。誠然走廊及客廳亦寬大古樸,滿是尹周游各地帶回的藝術品;而餐室漆成淡綠色,非常女性化,特別的是一面牆上掛有青色日式水墨和服一件,另一面則輕懸朱紅中式系裙。青紅相映——這石榴裙下大快朵頤的意境,每次進來都不由莞爾一笑。

這一年在餐室中擺放的枚不勝數的相片裡無意中發現一張泛黃的舊照。老師和她的前夫,兩名女兒尚小,一人一枚抱在懷里。一家人都在笑。還有幾張是老師在馬來西亞做田野調查時的相片,當時中年本該略有富態的她瘦得脫行。她曾笑著解釋:那是我剛離婚的時候。當時我整整兩個月無法進食,只能吃麵包布丁。因為那種布丁最軟爛,是孩子吃的,讓我想到童年。想必是胃提醒自己讓身心回到一個最原初最安全的狀態。

老師曾經說過, (傳統上) 英人不吵架。據說她的父母親結婚60年間從未紅過臉。當然有矛盾摩擦,只是隱忍。天大的委屈都寧願避開去,也不與人說,認為不成體統。她也是如此,在一段傷痕累累的婚姻中忍了整整20年。待女兒們都從牛津畢業各自獨立生活, 才提出分居。那是她開始吃麵包布丁的時候。

──老師… 怎麼可以忍那麼久?
──親愛的…… 只要練習。尊嚴比什麼都重要。

不錯。由外人看來, 這種練習在英國管家身上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無論是《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 中保守的管家卡森先生(Mr. Carson),還是小說《長日留情》(Remains of the Day) 中石黑一雄筆下隱忍終生,將愛深埋心底的史蒂文斯(Stevens)。

骨瓷的保存也是如此吧。這些不合現代生活節奏的奢侈品,不可放進微波爐及烤箱做偷懶菜,也不可用洗碗機清洗,甚至不適宜用強力清潔劑。每次使用後必須親手用溫水和小蘇打小心洗滌,再用軟布擦乾。骨瓷的價值不但在工藝,更在乎在歲月中漫長而謹慎的承擔;無數次千鈞一發,無數次及時輓回。古董之美,在於痕跡,在於完美之下的殘缺:即便物件本身看似完美,但那完美是基於對殘缺的努力規避而成,因此弔詭的是從意識上殘缺已經形成。看似沒有傷口的完整性,是用謹慎,節制和隱忍沉澱和撫平蒼痍的心氣。

如同老師微微含愁般的溫暖微笑,是20年的隱忍,蛻變出無法辨別的痕跡。

個人收藏的瑋至活都為碧玉浮雕系列( Jasperware ):層出不窮的設計裏,獨愛這套早期設計。在愛丁堡時曾經在新城區的古董店淘到一對碧玉浮雕淺藍色燭臺,去年生日收到 Jasperware 70 年代製的茶壺,後來又買進半打 Jasperware 70 年代聖誕紀念盤,因緣偶然,湊成一系列。品牌一貫的穩重大方,茶壺用起來得心應手;只是因爲材質關係較重,也容易燙手,可用茶暖(tea cosy)包著斟茶。

20140102-233441
白金漢宮,1979年聖誕紀念盤
20140102-233429
倫敦塔,1978年聖誕紀念盤
20140102-233421
西敏寺,1977年聖誕紀念盤
20140102-233413
漢普頓宮,1976年聖誕紀念盤

About ting

from SHANGHAI to the WORLD

3 comments

  1. beatrix campbell

    Hello Ting, I’d love to read this, but it is in Chinese – is there an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how are you? How is your partner? Hope you are coping with these tough times. best wishes Beatrix

    >

  2. Dear Ting, beautiful post. Best part is that you present this as your tribute to Kazuo Ishiguro. He also deeply influenced me, a point which I wrote about here: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59843253532169#_0

    By the way, I’m just replying to your blog post which was emailed to me. Did not mean to leave this as a comment on your blog though it is fine for this to be public. Just did not see your email address on your blog. Be well and keep up the great work with this wonderful intersectional blog! 😊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